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新基建加速筑基强脉启新程丨三论信息通信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11-06 14:32:24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五”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新型基础设施作为驱动经济结构优化、赋能产业升级的关键底座,正以量质并举、加速突破的态势,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十五五” 规划建议,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这一重要论述为信息通信业锚定了发展航向——以新型基础设施的 “硬支撑” 激活高质量发展的 “软动能”。

“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跑出了“加速度”,以信息通信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底座愈发坚实。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网络能力迈入“双千兆”时代,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与此同时,各类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通过深化算网协同,实施算力基础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我国在用算力设施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立,移动物联网迈向“万物智联”新时代;全国“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2万个,5G、千兆光网应用在500多家三甲医院落地推广,新型信息消费产品和模式蓬勃发展。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基于技术规律、经济需求与国家战略的科学布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副所长盛磊认为,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既是对“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呼应,也是国家战略的延续——2020年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保持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前瞻性和领先性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国第一次与世界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十五五”时期要继续巩固和提升优势,就要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点。

筑牢网络基石,织就数智转型 “高速路网”。信息通信网络作为无形的“高速路网”,覆盖广度、深度与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数字经济的发展成色。“十五五”规划建议将信息通信网络建设置于新基建首位,凸显其基础性战略价值。推进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一方面需要巩固基础网络全球引领优势,推进重点城市、热点地区5G-A网络覆盖,引导万兆光网从技术试点走向部署应用,加快6G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共建共享的集约化高效化优势,深化信息通信行业内共享和跨行业共享,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

锻造算力引擎,激活数据要素 “乘数效应”。如果说网络是驱动发展的“血管”,那么算力就是提供动能的“心脏”。“十五五” 规划建议明确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旨在破解算力资源分布不均、利用效率不高的结构性矛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适应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我国在迎接数字经济和清洁能源革命的进程中,对算力供给、灵活调度、算力布局以及能源布局的高度统筹,形成从算力供给、AI应用,到数据流动和收入产生的一个闭环,从而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盛磊指出。信息通信业要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为抓手,提高算力基础设施综合供给水平,引导算力设施布局优化,强化算力和网络协同发展,打造算力生态圈,实现算力基础设施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绿色化发展。

强化融合赋能,推进传统基础设施“迭代升级”。“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的 “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是信息通信业深度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路径。“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指的是新基建中的融合基础设施领域,要面向未来实现绿色化、数智化和融合化发展,推动智慧交通、能源、水利、环保、园区等建设,这既是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监管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打开投资潜力空间的重要路径。”盛磊表示。面向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信息通信业需进一步推动网络从“广度覆盖”到“深度赋能”的能力跨越,加快融合基础设施升级,打造新型工业网络,推进蜂窝车联网部署等。

蓝图已绘就,扬帆欲远航。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 “十五五” 时期新基建指明了方向,信息通信业肩负着特殊使命与重大责任。唯有以适度超前的布局把握发展先机,以集约高效的建设释放发展效能,以融合创新的实践赋能千行百业,信息通信业方能筑牢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坚实底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源源不断注入动力。 (作者:姚春鸽)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