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吹响新征程上的科技创新冲锋号 论信息通信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11-05 10:56:26

  安装北斗系统的农机在丰收的田野里自动收割;AGV小车在车间里穿梭着运输物料;AI机器人密切监控码头上装卸的货物;边疆省份的病人获得上海三甲医院的名医远程操刀手术的机会;深山村寨的学生在数字教室与北京孩子同上一堂课……这些日益常见的生产生活场景,正是“十四五”期间信息通信科技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

  迈上“十五五”新征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科技创新被赋予更重要的使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时,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以科技现代化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将量子科技、脑机接口、具身智能、6G等作为未来产业重点布局,力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战略部署更是直接“点题”信息通信业,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信息通信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未来五年中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共同奋力谱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篇章。

  向“深水区”和“硬骨头”奋力攻坚,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核心技术只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障国家发展安全。“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信息通信业要巩固并扩大在5G/6G、光纤通信、人工智能应用、云计算平台、量子科技等领域的长板优势,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标准和产业生态;在高端芯片、基础工业软件、高端服务器、关键通信设备等领域突破瓶颈,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打造从底层硬件到核心软件再到上层应用的协同发展、自主迭代的技术体系,降低对外部技术体系的依赖;建立贯穿技术研发、网络建设、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的主动免疫式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本质安全。

  让实验室和生产线同频共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上。在信息通信业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次技术迭代都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4G、5G到5G-A,从光通信到云计算、大数据,从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低空技术到量子科技……来自实验室的技术探索持续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能。“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的要求。在新征程中,信息通信业要落实新要求,努力实现实验室与生产线同频共振、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相互助力,将新一轮的信息通信科技创新融入热气腾腾的生活中,浇筑在数字经济的底座里,促进创新成果规模应用、普惠共享、价值提升,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向前。

  将人的创造力转化为国家的创新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信息通信业是创新人才辈出的领域,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多个团队到在3GPP、国际电联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多位领军人物,从量子科技领域的科学家到DeepSeek、宇树科技等杭州“六小龙”前沿科技企业的创始人,都为信息通信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未来五年,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动力和活力。信息通信业要坚决贯彻这一战略部署,建设战略科学家梯队,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成长,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壮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改进人才使用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流动机制。

  信息通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中,肩负神圣使命。在“十五五”新征程中,信息通信业将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目光高远、步伐坚实,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吹响新征程上的科技创新冲锋号。(执笔:曾娅)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