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为信息通信业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政府工作的十大任务,“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排在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主力军,信息通信业不仅自身就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决定》提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盘,要推动其转型升级,绝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在7月初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表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就是要着重抓好《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落实,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支持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使之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在这一过程中,信息通信业承担着重要使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可助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让老树发新芽、添活力。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决定》提出,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深度融入其中,给产业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约为13%,成长空间和潜力巨大,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国市场规模巨大,应用场景丰富,新兴产业前景广阔。未来应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推动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决定》提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工信部等七部门此前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到,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在明确的六大未来产业方向中,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5G/6G、元宇宙、人工智能、先进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和应用都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通信业的优势领域。信息通信业应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科技创新成果真正应用到产业发展上,不断培育新动能、形成新优势。
新征程上,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广阔,机遇难得。信息通信业应加强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适度超前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项目,加快补齐短板,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助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