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以“智启新篇 育见未来:构建‘十五五’工业互联网产教科融合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工业互联网产教科融合发展大会在昆明开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书记田川,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施友连,云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肃,云南省教育工委副书记杨红琼,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庆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伟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大会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宋敏和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沈韬主持。

鲁昕作题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主旨报告。报告聚焦“十五五”职业教育发展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深入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要紧密围绕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培育方向,动态调整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场景化、图谱化推进职业教育“五金”建设。创新开展职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教融汇的职教实践服务产业科技创新。
张峰聚焦“AI赋能 加快制造业数智化转型”,阐述了AI赋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时代必然性。他指出,未来需从夯实技术创新根基、壮大智能产业生态、深化融合应用场景、构筑数智人才高地四个方面发力,推动“智能产业化”与“产业智能化”协同发展。
田川表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高质量发展、规模化推广新阶段,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他提出三点建议,推动产业需求与教育发展深度融合,构建人才精准供给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职业教育支撑作用;推动创新要素与多元主体深度融合,完善协同育人新生态。
王宝友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与人才发展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工业互联网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对产品研发、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等岗位类型人才需求量持续增加,需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程与岗位能力要求的适配度,扩大工业互联网新职业培训评价规模。
会上,《工业互联网岗位能力图谱与人才培养参考指南》《工业智能控制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图谱》两项重磅成果正式发布,提出工业互联网领域典型岗位144项,工业智能控制能力单元315个,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提供参考。随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分别与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院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产教科协同育人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大会采用“1+2+1+1”整体架构,即1场开幕式、2场专题会议、1场工作会议和1场闭门会议。专题会议分别以“双向赋能 融合创新:迈向‘工业互联网+ AI’职教新范式”和 “创新引领 人才筑基:数字工程师塑造‘十五五’发展新引擎”为主题,深入探讨工业互联网专业建设和数字技术工程师培养实践经验与发展路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校长王晖、无锡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龚方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成建华、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字庆锋、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余壮恩等专家以及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评价机构、培训机构代表作了专题报告。会上,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有关院校企业共同发起的工业智能、数字孪生产教虚拟教研室正式启动。
本次大会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联合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全国100余所高等院校代表,近100家工业互联网行业企业、产教融合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会议。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25年度工作会同期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