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机构动态

机构动态
数启新章 智造新质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丰硕
发布时间:2025-09-13 22:00:02

金秋九月,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再度吸引全球瞩目。本届大会以“数启新章 智造新质”为主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2019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贺信精神,积极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战略部署,汇聚全球行业精英,聚焦场景落地、生态共建与跨境协同,深入探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路径,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辽宁省人民政府省长王新伟,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新华社党组成员、副社长刘健,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辽宁省政协主席周波,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出席大会相关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9-15_084510_287.jpg


国际性,多方携手规模空前,共建开放合作新平台


本届大会盛况非凡,汇聚了院士、专家学者、政府领导和企业家等近1000位重要嘉宾,涵盖近30家世界500强企业、超200家制造业龙头企业以及近千家各类企业,现场参会参展人数突破6000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超过千万,充分彰显大会深远的国际影响力。


大会成功搭建高规格国际对话平台,来自美国、巴西、希腊、韩国、柬埔寨、阿塞拜疆、埃及、比利时、泰国等19个国家的60余位外籍嘉宾应邀与会,阵容涵盖多国政府高层、权威专家、知名企业及行业协会领袖,包括巴西通信部电信局局长、柬埔寨工业科技创新发展部副部长等,国别数量与外籍嘉宾人数均创历届新高。参会各方围绕工业互联网发展新机遇展开深入交流,有效深化全球合作共识。


务实性,创新应用扎实落地,彰显价值释放新成效


大会期间,一批创新成果集中落地辽宁,充分凸显工业互联网在提升产业链韧性与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方面的关键作用。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与辽宁省合作持续深化,双方联合沈阳市政府、鹏城实验室、多家央企与地方龙头企业共同启动工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立足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需求,依托辽宁省万亿级产业基地和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推进工业高质量数据集规模化供给与高水平应用。同时,双方携手多家企业正式发布全国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辽宁)平台,构建辽宁省实时动态产业链“一张图”和供应链“朋友圈”,强化产业运行态势实时监测与深度分析,为产业治理和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大会期间,辽宁联合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共同启动三省一区工业软件创新联盟,推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与产业协作。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落户沈阳,为沈阳乃至东北亚地区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京东工业供应链、辽宁省钢铁产业供应链平台等启动上线,加快构建协同共生产业生态。辽宁省人民政府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沈阳、大连分别与京东、百度、浪潮等企业达成合作,丹东、阜新、营口自贸区也与多家头部企业签约,共同推动产业数字化与区域协同发展。


此外,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与鹏城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新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协作机制,其他多项合作也在大会期间签约,覆盖产学研融合、绿色低碳基础数据、密码应用安全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拓展了工业互联网生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引领性,重磅成果集中发布,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


大会期间,多项重磅研究成果接连发布,多方权威专家深度对话,全面呈现工业互联网从技术实践到产业未来的发展全景。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发布《工业高质量数据集研究报告》,对工业高质量数据集的理论体系、建设路径、评估体系、流通应用进行总结归纳。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工业高质量数据集,是将我国庞大的数据资源优势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优势,转化为赋能新型工业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应按照“分类分级、标准引导、集中管理、分布部署”的思路,加快建设工业高质量数据集,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夯实数据根基。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发布《擦亮5G工厂中国品牌 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报告。报告显示,《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发布以来,通过实施梯度培育政策,全国5G工厂建设呈现出“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5G工厂名录中项目数已达到1260个。下一步,将聚焦标准制定、标杆培育、链网协同和试点建设,推动5G工厂规模化发展,以更大力度支撑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卿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5)》,系统总结全球工业互联网深化演进趋势,以及我国工业互联网政策持续发力、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数智赋能加速推进、产业生态日益繁荣的发展态势。立足新型工业化战略要求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突破,报告前瞻性提出“三云一网、数智驱动”新型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思路,为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借鉴。


此外,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还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研究报告》《2024-2025能源工业互联网案例集》等多项成果,为持续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全景展现工业互联网如何推动能源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跃迁。


大会期间,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工业互联网与绿色低碳、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议题,分享前沿洞察与实践经验,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思想引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书记田川表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高质量发展与规模化应用新阶段,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变为“核心引擎”,将进一步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应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架构更加立体,云网协同布局更加优化,服务模式更加亲民易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问斌认为,工业数据是工业人工智能的基础和“燃料”,关乎模型可靠性与知识沉淀,联合各方主体创新提出的“六步工作法”与七大评估维度,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数据确权登记、“数据+工具+服务”一体化方案等举措,有效破解数据共享难题,充分激活工业数据要素价值。


专业性,创新成效系统呈现,展示数智融合新未来


作为大会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发展成果交流活动汇聚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与科研机构,集中呈现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典型应用。


在智能运维与远程协同方面,沈鼓集团“沈鼓云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平台”实现了设备智能预警与高效运维管理,鞍钢集团“知维修MR/VR场景”融合混合现实技术,大幅提升工业设备的维护效率。


在垂直行业模型应用方面,中国移动构建“AI+油气”“AI+炼化”“AI+运营”三大能源智能化场景,华为展出涵盖钢铁、交通、电力和化工的系列工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超聚变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旗舰服务器,为大规模AI训练提供强大算力支撑。


在具身智能引领变革方面,中国联通推出搭载“格物具身智能系统”的工业机器人实现自主开关机柜与无人巡检,腾讯云“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推动智能体技术深入工业场景,辽河实验室发布“工业级具身控制系统”深度融合感知、决策与执行闭环,新松机器人展出智能类人双臂平台与“松羿”轮式人形机器人,充分呈现具身智能在工业制造与服务领域的广阔前景。


同时,创新成果交流活动与智能工厂“探厂”活动形成紧密联动,真正实现了“展馆见智”与“工厂见实”的无缝衔接,生动呈现了从方案到落地、从数据到决策、从展示到生产的价值闭环。


生态性,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绘就工业互联新图景


本次大会通过整合权威媒体与新媒体资源,实现跨渠道、广覆盖、深互动的立体传播,不仅全面展现工业互联网创新活力与国际影响,也为持续完善产业生态注入无尽动力。


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等核心媒体组建超200人报道团队,发布报道400余篇,全球传播触达近3亿人次。央级媒体发布信息2680条,全网相关信息总量达12930条,互动量突破3765万,形成公众广泛参与的舆论声势。


《工业高质量数据集研究报告》首次发布获高度关注,仅在新华网客户端阅读量即超66万,成为大会期间最具影响力的核心成果内容之一。20余个短视频登陆热门榜单,直播观看人次超千万,海内外多平台累计发布话题内容1万余条,总浏览量及互动量突破30亿,广泛凝聚了各界共识,有效拓宽工业互联网生态构建的广度与深度,有力推动深化完善工业互联网开放合作、共创共享的生态格局。


七年耕耘,铸就全球合作与创新高地


自2019年至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已连续七年成功举办,累计开展活动百余场,发布数字化场景需求近4200个,推动签约合作项目约700项,助力超200家工业互联网重点企业落户辽宁,赋能千余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已成为见证工业互联网成长的重要载体、展现全球创新成果的关键窗口、深化国内外合作的高端平台。


盛会暂落,征程再启。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虽已圆满闭幕,但其所汇聚的创新智慧、达成的合作共识、绘就的发展蓝图,必将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实现创新发展、赋能千行百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工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澎湃动力。


期待下一届盛会,我们再启新章!